北京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已经成为一支活跃于北京生殖健康研究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团体。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奋勇拼搏,开展了从基础分子机理研究到临床应用等生殖药理学与治疗学相关领域工作,与多个科研院所合作,主持和参与了数项重要科研项目和培训会议,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培养年轻后备人才,提高了我国生殖健康相关药物在基础和临床药理、新剂型研发及非临床评价方面的研究水平,同时推动了生殖健康相关新药和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2024年工作总结
一、完成第二届生殖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换届
2024年9月28日,北京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按照北京药理学会分支机构换届管理办法及流程完成换届选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药师冯欣当选为北京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主任药师池里群当选为北京药理学会第二届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王慧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药师王爱华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药师于景娴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选举产生了5名常务委员、14名委员。
调研结果显示:(1)目前妇幼机构药学质控组已经涵盖三级医疗机构12家,三级占比达到57.4%,三甲医院占比23.81%;(2)85%的医疗机构已配备临床药师。(3)药学服务多元化:包括用药咨询、药学门诊、重点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药学服务覆盖面更广泛,信息化、同质化水平得到提升。(4)合理用药方面:20个成员单位已开全部展处方点评工作, 2023年平均处方合格率达到98.57%。近50%的成员单位已运用前置审核系统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用药错误、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调研总体显示北京市妇幼医疗机构从药师配备、临床药学工作、药学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药学质控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3.抗菌药物数据监管
2024年妇幼药学质控组继续对各成员单位的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监管。2024年已实现药学质控平台的数据填报与监管,质控组可以更加清晰了解各成员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同时避免各成员单位重复上报的情况。全年度共有20家妇幼医疗机构上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8家上报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上报率达10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2024年20家成员单位上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全年最低值为3.93%,最高值为30.3%,中位数为12.46%。住院患者使用率在33.92%-71.52%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范围中位数为38.74DDDs。妇幼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整体较好,部分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强度较高,可能存在用药不合理性,少数医院存在连续多个季度未达标的情况,部分妇幼保健院由于收治病种特殊性,使用率及使用强度过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与培训。
4.召开学术年会
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9月28日在北京人卫酒店召开,由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药师于景娴主持,中国科学院国家干细胞资源库郝捷主任作了《标准化干细胞资源支撑生殖健康研究与临床转化进展》的报告;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凌燕教授分享了题目为《新型技术手段改善老化卵母细胞的药理学研究》。通过两位学者的学术分享,使大家开拓思路,为研究攻克生殖医学重大难治疾病带来曙光,推动生殖药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2025年工作计划
(1)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编写并定期更新专家共识,保持时效性和前瞻性,以促进学术交流、规范行业标准。
(2)充分利用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并开展更多的相关学习交流活动,使得多学科间形成一个有价值的平台。
(3)继续与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培训会议,培养年轻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