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委会
2024年工作总结 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在北京药理学会的领导下,神经精神药理专委会完成了年度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汇报如下。
专委会高度重视学会活动,接到通知第一时间完成传达,委员相应积极,推荐多名优秀骨干参加青年科学家论坛、学会年会等学术活动的投稿和交流。
二、推进学术交流
1.扩大学术影响。组织专家参加“京津冀神经损伤与修复”学术研讨会,陈乃宏主任委员与梁建辉副主任委员代表专委会出席,并做围绕以α-synuclein为靶点的抗帕金森病天然药物研究为主题作专题报告。此次会议不仅加强了京津冀地区神经药理学界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合作,也为推动神经损伤与修复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2.举办学术沙龙。秉持小而精的办会理念,专委会定于12月22日举办年度学术沙龙,预计参会人员达到100人。沙龙聚焦血脑屏障损伤和修复机制、抗抑郁机制和新药研究和卒中的新靶点和治疗新策略,邀请了多名神经精神药理学专家和临床、医院药学专家分享领域前沿进展,并就近年来在神经递质系统研究中有哪些新发现?这些发现如何推动各类新型神经系统药物的开发?如何将临床需求和数据转化为药物研发的指导,包括临床试验设计、患者选择、疗效评估和安全性监测,以及如何加速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应用展开讨论,以形成临床发现科学问题,基础研究解释机制,回归临床开展验证的闭环作机制。
三、取得成绩
主任委员陈乃宏教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药物发展奖突出成就奖”,入选2023高被引学者及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副主任委员许琪教授获得2024•SATOL生命科学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奖励。
四、2025年计划
2025年,我们将在学会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以北京为中心,辐射京津冀,推动神经精神药理事业再上新台阶。具体目标如下。
1.推动科研转化。鼓励和支持委员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特别是在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方面。专委会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力争促成1至2项典型合作项目。
2.培养青年人才。支持青年学者的科研工作,在学术活动中主推青年学者报告,请行业内知名专家点评指导,培养未来的神经精神药理学领军人物。
3.关注前沿进展。举办1至2场学术沙龙,跟踪和讨论神经精神药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