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药理学会
北京药理学会2020年度年报

  北京药理学会成立于2007年,现有9个专业委员会。 学会聚集了北京地区从事药物药理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活动,促进了科技创新,推动了药学学科和行业的发展。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京药理学会在北京市科协的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和各位理事的团结协作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多项创新性的工作,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贡献。

一、党建工作
> 召开党建工作小组会议,学习党的文件,制定党建工作计划,部署党建活动。
> 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奔赴革命老区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红军四渡赤水之地),开展了“精准帮扶 对口支援”专项活动,对临床药学人员100余人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开展了临床药师教学查房和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示教工作。
> 组织党员和专家团队赴革命老区河北省易县,举办主题为“不忘医者初心,服务老区百姓”的义诊、用药咨询活动,以及村医诊疗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二、抗疫工作

> 多名理事及专委会委员参加医疗队赴武汉、小汤山一线抗疫,参加临床救治、核酸检测等工作。

> 开发了“方舱问药APP”,在多家武汉方舱医院和北京小汤山医院使用,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欢迎,助力抗疫。

> 投身抗新冠药物的应急攻关,接受了李克强总理的视察,受到表扬。

> 基础与临床结合,研发抗新冠中药。

> 向科协提交了“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下保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议”的提案,为国家抗疫建言献策。

三、学术活动—智慧药学云讲堂

    > 创建“助力抗疫、拥抱未来”智慧药学云讲堂品牌活动。于疫情最严重时2020年3月15日首次上线直播,全年共计直播60场,邀请了国内外400余位知名专家对多种疾病治疗药物合理应用的智慧化管理进行了分享和研讨,累计观众850余万人次。
  1. > “智慧药学云讲堂”活动受到北京市科协领导的高度重视,9场次在科协官方微博频道同步直播,累计观看98万人次。
  2. >“智慧药学云讲堂“入选国家发改委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展播。
  3.  
  4. > 举办了“北京药理学会2020学术年会“,以“抗击新冠肺炎”为主题,邀请3名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3名青年科学家论坛一等奖获得者作汇报演讲。
  5. > 第十一届抗感染临床药理高峰论坛
  6. > 紫禁城国际药学会议分论坛:抗菌治疗联合行动-抗病毒
  7. > 第四届精准药物治疗京师论坛2020学术年会,并对基层医药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8. > 第十届北京地区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学术论坛
  9. > 第十届全国妇产科药学大会
  10. > 2020神经精神药理学术会议

四、会员服务

> 举办“2020年青年科学家论坛”,设英文基础组、中文基础组、中文临床组进行。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7名予以表彰。

> 撰写2021-2023年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申报书,获得3个名额。经专家组评议,

> 徐程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韩莹(北京大学医学部)、郜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选青年人才托举项目。
> 组织“第九届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推荐工作。
> 组织申报2020年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种子基金项目“。

五、学会建设

> 组织申报北京市科协评优活动,获得北京市科协表彰名单:
  北京市创新争先专业委员会:神经精神药理、药物代谢

  优秀抗疫工作者:孔令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赵攀(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优秀学术贡献科技工作者:王琰(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
  改革发展骨干分子:刘丽(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张雪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褚燕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通过了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2019年度检查。

> 完成市级登记非军队主管的社会组织涉军事项清理规范工作

> 抗感染药理专业委员会、精准药学专业委员会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马迎民教授、林阳教授分别担任主任委员。

六、科普宣传
> 在北京市政协讲堂为社会开设了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医药科普讲座,在线观看超过2万人。

> 为中小学生开设了“抗疫四讲”系列线上科普讲座活动。

> 开设了《中医药与我们的健康》创新课程,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推送及宣传,展现了中医抗疫的成就给教育带来的优势资源及启发。

> 开展了科普宣传,破除谣言,传递知识,内容涉及新冠肺炎预防措施、新冠肺炎相关药物的介绍、疫情期间心血管慢性疾病用药指导等